优惠卡券背后的经济
- 发布时间:2019-08-06
- 发布者: admin
- 来源: 本站
- 阅读量:79
优惠卡券背后的经济
商家发放优惠卡券是众多促销手段中,消费者消费享受折扣,被运用最广泛、成效最显著的方式之一。不少人都使用过优惠卡券,尤其是学生时代。每当获得优惠券就会觉得很开心,那为什么商家不直接把优惠放在商品价格上而要制作成优惠券呢?后来才明白,这一行为有合理的经济学解释,那就是——追求利润最大化。
在经济学中,利润最大化并不等同于销售量最大化,而是等同于消费者剩余的最小化。只有总的消费者的剩余最小,才能够保证商家获得价值的最大化。许多商家使用价格歧视的方法来增加自己的收入,它可以有效的区分出愿意付出时间成本搜索优惠信息的“价格敏感者”和愿意直接进店购买的“价格不敏感者”两类消费者。两者都以自己愿意的最高价消费,进而达到了消费者剩余最小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的。
简单来说,商家花费一定的成本,宣传、推广以及发放优惠卡券。消费者可以使用优惠卡券购买指定的商品,这样使用优惠券的顾客就付出了不能随意挑选商品的代价,这也是一种成本。总而言之,使用优惠卡券是需要付出成本的。
商家通过这种方式把消费者分为“穷人”和“富人”,对于不持有优惠卡券的“富人”,商家提供给他们的商品就比较贵,因为他们的需求价格弹性价格较小,所以高价不会对销售量有大的影响;而对于持有优惠券的“穷人”,商家就会给他们一定的折扣,因为他们的需求价格弹性大,所以可以成功地吸引更多顾客,提高产品的销售量。通过这种价格歧视,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,帮助商家增加了利润。
是否所有得到优惠卡券的人都会前来持券消费呢?据经济学家研究只要20%~30%的消费者会保存或者剑侠优惠券前去购物。也就是说,在发放出去的优惠卡券中有20%~30%的消费者对价格敏感,需求价格弹性大。这样,商家就可以通过发放优惠卡券打折的方式吸引对价格敏感的顾客,对他们索取较低的价格,扩大销售,增加总收益。
近来,上海街头涌现出各式各样的体验站,在这些体验站和相应的服务终端前,人们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优惠卡券。不少白领都存在“该省的时候一分钱也要省,该花的时候100元也要花”的思想,而促进他们行动的,正是形形色色的优惠卡券。
当“券客”成为一种消费潮流时,优惠卡券经济正在渐渐“热”起来,于是,“我优惠,你消费”的口号就喊得越来越响亮了。